藥監“她”力量
她們深耕藥監領域,
以嚴謹守護藥品安全;
她們奮戰檢驗一線,
用熱愛攻克技術難關;
她們揮灑青春汗水,
用專業賦能基層治理……
她們是閃閃發光的藥監“她”力量。
“廣東藥監”微信公眾號【藥監“她”力量】專欄深入挖掘廣東藥品監管系統女性干部職工的奮斗故事與感人事跡,向了不起的“她”致敬!
第六期
人物介紹
吳文瑜
統計師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事務中心
信息科科員、統計工作組組長
吳文瑜用10余年堅守統計戰線,做數據的守護者。她從統計新人成長為授課主講人、運用統計數據投身抗疫、在統計工作變革的浪潮中始終堅守嚴謹求實的初心,為廣東省藥品監管統計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2017年、2018年全國統計工作考核中,吳文瑜與團隊所負責的廣東省藥監局統計工作分別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通報表揚,考核全國排名第一;吳文瑜在2017年全國統計工作考核中獲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表揚;2023年,她參編的材料被納入國家級案例匯編作為行業參考。
從“統計新人”
到“授課主講人”
從“統計新人”到“授課主講人”的蛻變,吳文瑜認為,這是一段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關鍵在于“主動”和“認真”。
2009年吳文瑜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隨即進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至今已有17年。剛入職時她并不負責統計工作,但有接觸過相關的內容。后來,在領導的引導下,她全面承接起統計工作。剛接觸統計工作時,吳文瑜的內心滿是迷茫與忐忑,生怕自己無法勝任這份工作。為了盡快適應新崗位,她迅速調整狀態,以“空杯”心態投入到全新的學習中。她主動查閱各類業務資料,深入研究統計工作的相關知識,積極向經驗豐富的同事請教,業余時間參與各類專業培訓提升自我能力。十余年來,幾乎干遍了統計數據收集與審核、統計培訓與考核、統計分析與研究等工作,并在此期間先后通過了統計專業中級和高級資格考試,成為一名優秀的統計員。
2017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啟用新版統計信息系統,吳文瑜作為單位代表去參加培訓。此次培訓只有兩天時間,按照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要求,新版系統在培訓結束五天后立即啟用,且要在新系統中完成當年8月份的統計填報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培訓回來后,吳文瑜立即消化整理學習內容,反復全流程實操新系統,編制《食藥統計系統簡要操作手冊》在全省工作群內分享,積極解答全省各級反饋問題,順利實現了新舊系統的平穩過渡。“雖然沒有要求編制操作手冊,但我認為這是確保全省能夠順利完成統計填報的必要工作,所以主動制定了這份手冊。”她回憶道。這些經歷,為她后來培訓授課奠定了基礎。
2018年,恰逢機構改革,為確保全省藥品監管統計工作不斷不亂,吳文瑜接到緊急工作任務,配合廣東省藥監局開展全省藥品監管統計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這是她第一次被安排在全省統計培訓講臺授課,心里難免有些緊張。為了不影響日常工作進度,她白天在單位審核全省統計報表,晚上在家里認真思考和優化授課內容,最終圓滿完成培訓授課任務,得到了統計同仁們的積極反饋和領導的認可。此后,吳文瑜參與全省統計業務培訓工作,連續多年擔任廣東省藥品監管統計業務培訓班的授課主講人。
“沒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吳文瑜說,“從‘幕后’到‘臺前’,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每個階段都有挑戰。但正是這些困難,讓我學會用‘笨功夫’與‘巧方法’結合,把壓力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善用數據統計與分析
助力疫情防控
2020年,疫情暴發,形勢嚴峻,為加強疫情監測,實現早期預警和精準防控,廣東省藥監局緊急開展技術論證,經過3天4夜的不懈攻堅,成功實現“智慧藥監零售藥品購買發熱、咳嗽藥品人員信息登記管理系統”快速上線,吳文瑜也參與其中。在系統上線后,她迅速搭建起報告分析框架,與團隊成員反復討論、精心打磨;在使用系統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優化建議。最終完成三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藥品電子監管數據統計分析報告》和一期《在零售藥店購買發熱、咳嗽藥品信息登記數據分析報告》編寫工作,通過精準監測與數據分析,為全省疫情聯防聯控和藥品流通監管提供依據與有力支撐。同年,她主筆的《藥品流通電子監管系統數據情報分析創新》被評選入編廣東省藥監局內刊作為案例參考。
回憶起這段時光,吳文瑜說:“考慮到報告對疫情防控和藥品監管工作的重要性,我始終有一種高度緊迫感,覺得這些數字是反映藥品監管工作的關鍵依據,一定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
2022年,吳文瑜作為一名黨員,積極響應單位黨支部號召,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統一調度,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她運用統計工作方法,通過對住戶信息的準確統計和分析,整理、核對將近2000個住戶的登記信息資料,其中包括30多位常住外籍人士,高效地完成了排查任務。
統計工作的“變”
與她內心的“不變”
多年來,雖然吳文瑜經歷了統計工作的多次變革與挑戰,但她內心有著始終如一的堅守。
她帶領團隊聯合技術部門開發統計報表數據查詢功能,實現“數據孤島”到“智慧統計”的轉變;建立一套“制度更嚴密、流程更科學、效能更突出”的統計管理體系,推動統計工作從傳統的“被動填報”模式向“主動治理”模式轉變;創新并推行“標準化流程 + 全鏈條質控”的工作模式、采用“統計數據 + 行政記錄 + 統計臺賬”三維度的聯合審核方法來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在機制建設、數據質控、成果轉化三個方面的創新結合取得較好的成果,形成了“廣東經驗”:在2017年、2018年全國統計工作考核中,廣東省統計工作分別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的通報表揚,考核全國排名第一;吳文瑜在2017年全國統計工作考核中獲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表揚。
“做統計工作這么多年,您覺得不變的是什么?”面對這個問題,吳文瑜深思了一下,回答說:“一直不變的是我對工作經驗的傳承、對數據的敬畏、對專業的嚴謹以及對使命的擔當。”
吳文瑜認為讓經驗流動起來,能為單位的發展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她將統計工作的要點及重點內容整理成資料,在工作小組群內分享,供大家學習與參考。在實際操作環節,鼓勵新同事積極與填報單位溝通交流,在實操中提升溝通技巧。
吳文瑜始終懷著對數據的敬畏之心。她認為,數據是統計工作的基石,容不得半點虛假與浮躁,數據背后反映的是全省藥品監管工作,每一個數字都可能對決策部署產生影響,所以對待每個數據,都保持嚴肅認真。2025年1月,在年度藥品監管數據統計填報時期,本身工作量猛增,又恰逢國家藥監局統計調查制度跨年度調整,統計填報出錯風險較高。當時正逢吳文瑜休假,但她心里始終惦記著統計工作,敏銳察覺部分統計報表的統計指標變動可能導致部分單位在填報時出現偏差。于是她在家查看各級單位填報數據,和往年數據進行邏輯比對分析,果然發現大部分填報單位的數據存在異常波動。可離上報國家藥監局只剩一天時間,需反饋聯系的單位眾多。時間緊迫,她立刻聯絡團隊成員詳細排查,快速將有問題的數據反饋給相關填報單位,要求核實修正。之后又反復校驗審核數據,力求每個數據都準確無誤。最終順利完成年度統計數據填報工作,避免了數據被退回修改的情況,受到國家藥監局表揚。
在藥品監管統計工作中,吳文瑜始終堅守專業嚴謹的態度,堅定使命擔當的信念。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每一個工作環節。從統計調查制度的梳理,到統計數據的全流程把控,再到最終報告的編寫,每一步都嚴格遵循專業標準與規范。她認為,統計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的責任,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監管工作成效,每一份數據都關乎公眾用藥安全,每一張報表都發揮著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的作用。無論是面對繁雜瑣碎的日常工作,還是緊急重要的專項任務,都會用心做好交辦的每一件事,充分發揮數據效能為監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結語
“于我而言,十余年來始終對統計工作保持著熱忱,源于統計工作所獨具的魅力與意義。”吳文瑜感慨道。統計工作似乎枯燥單調,但每一份數據背后都蘊含著獨特價值。每當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持時,冰冷的“數據”在她眼中就變得鮮活起來,她的內心也被強烈的成就感與使命感填滿。
未來,吳文瑜希望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加強統計與人工智能應用融合,助力構建全省藥品監管統計信息系統,讓統計工作再上新臺階,發揮更多統計數據價值,服務藥品監管和行業發展。
END
策劃采寫: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事務中心
編輯整理:廣東藥監
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編輯:楊麗鶯 責任編輯:何雅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