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首批醫療機構制劑正式啟程調劑至澳門特別行政區,標志著佛山市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在中醫藥領域合作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來,佛山市立足地域中藥生產資源優勢,積極拓展中醫藥服務的跨境覆蓋能力。一是協同合作建機制。依托澳門特別行政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佛山市三地醫藥健康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起草《跨境協同促進三地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推動三方在中藥創新跨境協同、產業要素跨境融合、藥械和制劑跨境使用、大健康產品“借澳出海”及監管信息軟硬聯通等5個方面加強合作,促進中醫藥文化和醫藥健康產業海外發展。二是跨境調劑新突破。強化與澳門藥物監管局合作交流,創新醫療機構制劑品種跨境調劑機制,推進市中醫院與澳門鏡湖醫院簽訂《澳門鏡湖醫院與佛山市中醫院合作協議》《醫療機構中藥跨境使用合作協議》,成功推動傷科黃水和三七化瘀丸2個品種獲澳門藥物監管局、省藥監局批復,標志著市中醫院成為省內首個獲跨境調劑資格的地市級醫療機構。三是產業根基強支撐。搶抓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機遇,建成全省首個地市級創新型藥械注冊指導服務工作站,累計提供服務近60家次。推動取得“港澳藥械通”指定醫療機構資格2家,獲“港澳藥械通”批件37個。引導中藥優勢企業加強研制開發,加快成果轉化和應用,在省嶺南名方評選中,傷科黃水連續2年榮獲“嶺南名方”孵育品種,九味散於貼膏等6個品種獲評“嶺南名方”入圍品種,全市中藥產業規模約80億元。(佛山市市場監管局供稿)